《华严经》,具名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另称《杂华经》。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,《华严经》的编集,经历了很长的时间,大约在公元2~4世纪中叶之间,最早流传于南印度,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。《华严经》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,藉普贤、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,广大圆满、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。
华严经详细展现了华严的法界观。整部经典品目可以用信、解、行、证,四个字划分。就是从对华严境界的信入开始,理解,修行,证入的示范过程。
比
如《世主妙庄严品》讲述了如来成佛,所有众生的世主代表,都集中到佛前的妙庄严境界。我们是被人类的王–国王所代表的。所以大到国王,小到村支书,都是
我们无量劫成佛路上的组织节点。理解了这一点,你就理解了为什么国主都跟华严经有缘。你就不再看不上村支书,因为他是国王十善业道(圆教的方便准备)化导
众生的基层执行。(菩萨智慧广大,更能清楚“圣人之大宝曰位”的意思,像国主这种化导众生的关键岗位,一定是要通过自在投胎就先天占据的。所以每层天的天主,乃至魔王位,《维摩经》明文:都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。菩萨化导众生手段也未必一定为众生所理解,比如《入法界品》中示范 无著行 的 甘露火王/无厌足王)
越是意义丰富,越要抓好简约的龙骨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华严经全文及白话文讲解 » 华严经全集经文 华严经完整版原文